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对于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不断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通过完善产业投融资政策、建立部行合作机制、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等工作,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系,着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文化与金融合作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和重要成果。
投融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赖于政策的保驾护航。2014年,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这是第一部以“文化金融”为主题的战略性政策文本,标志着由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建立的文化金融合作部际会商机制正式启动。
2015年,国家层面出台了第一个关于旅游投资的专门性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对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投资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进一步拓宽了旅游投资促进的范围。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文化领域纳入PPP推广范围。《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将文化领域推广PPP模式作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截至2020年11月末,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的文化类项目203个,总投资1943亿元;旅游类项目329个,总投资4236亿元。
2017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正式出台。此举既拓宽了文化和旅游企业债券发行的渠道,又开创了投资政策工具支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十三五”期间,产业基金在促进文化和旅游企业直接融资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政府投资和财政资金引导下,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成立各类产业基金,促成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运作优势的有机结合。自2011年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2017年成立中国旅游产业基金以来,产业基金已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以国有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手段和专业化运作,带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除此之外,政府支持手段更加多元。“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财政部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原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通过贷款贴息、债券贴息、基金注资等方式对无形资产融资项目、非固定资产抵押融资项目进行支持,鼓励银行、文化担保、文化融资租赁等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近5年累计支持近500个文化产业融资项目,金额达31亿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设立规模2亿元的文旅产业纾困基金,为全市文旅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举办48场线上文化和旅游金融路演和项目对接活动,以及38场线下投融资辅导活动;为全市268家企业免费提供“广文”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服务,共免除费用100余万元;协调广州市14家文化特色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120亿元,涵盖旅行社、景区、动漫、游戏、短视频、园区等领域,有力帮助了中小文旅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保障机制深入构建
为进一步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信贷融资渠道,促进服务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信贷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文化和旅游部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内重点金融机构建立了“部行合作机制”,带动各地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的文化、旅游金融政银合作网络。在一系列金融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信贷市场有了较为可观的增长。
“十三五”期间,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支持下,金融机构探索设立文化金融事业部、特色支行,鼓励单列规模、差异化考核、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提升不良容忍度等政策制度设计,创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在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文化金融专业化服务方面,南京推出了效果显著的“南京模式”。2013年组建的全国首家综合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通过融资服务、项目对接、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征信服务、协作服务、企业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服务文化企业。截至2020年5月,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企业3131家,10家文化银行及文化小贷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65.58亿元,户均528.82万元。
针对中小微文化企业固定资产不足、无形资产评估及抵质押困难等融资痛点,北京、南京、杭州、西安等地相继建立文化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通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共同参与的方式,建立起市场化的融资风险化解处置机制,缓解小微文化企业缺少固定资产抵押物的融资困境。
近年来,西安曲江新区通过不断创新政策举措、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整合文化资源和金融要素、优化融资环境等举措,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和具有区域特色“曲江模式”。如西安曲江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通过担保联动模式,积极为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用增信服务,将原有一对一服务理念转变为通过信用放大倍数达到一对多服务,更大程度上满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在国内影视剧融资方面,成功开创了以“准版权”质押、协议(合同)质押、“产业基金+担保”“担保+风投”等多种创新担保联动模式。
推动文化金融生态培育
文化金融与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特定的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范畴内,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和什么样的金融产业是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为此,“十三五”期间,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有序推进中。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发文批复北京市东城区、浙江省宁波市作为首批创建地区建设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开展文化金融产品、服务和机制创新。
北京市东城区为高标准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着力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文化信贷风险补偿体系、文化创业投资扶持体系、文化资产定价流转体系“四个体系”,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两个创新”,提升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性和精准性。发挥北京文创板等平台优势,东城区线上汇聚文旅企业8362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891家,服务机构107家,运营商、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园区等222家。
宁波则以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为契机,组建文旅金融服务中心,统筹文化担保、小额贷款、风险投资以及拍卖、评估等功能,开发并推广“文创宝”“影视通宝”“银保通达”等文化金融特色产品。至2019年底,各金融机构累计开发文化金融创新产品超过200项,总计为近万家文化企业和百余个文化重点项目提供了融资服务。探索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市、县宣传部门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共建文化产业信贷风险池,风险池一期规模为1000万元,二期规模扩大至3000万元,合作银行按15倍放大授信额度。
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创建,将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政策导向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推动各项金融政策更好落地实施,为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注入金融活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也为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探索路径、积累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