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不打烊” 南京多家博物馆邀客欢度奇妙夜
中国旅游报 2024-09-24

近期,江苏六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在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全年累计延长开放日不少于60天”,“创意开发夜游项目,打造沉浸式游览、情景演艺等多元化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博物馆夜场并非日间模式的时间延续,而是具有主题互动性的博物馆奇妙夜。中秋假期,不少游客走进南京多座博物馆,感受博物馆奇妙夜绽放的别样美丽。

美妙的中秋一刻

“由于博物馆开放夜场并非常态,所以一知道消息,我就赶紧预订了南京博物院中秋节当天的门票。”南京市民林女士说。

今年中秋假期,台风“贝碧嘉”成了“不速之客”,南京多家博物馆9月16日临时发布公告,当天的夜场活动因台风原因取消。幸好风雨很快过去,9月17日,“月满金陵 相约南博”如期登场。

当夜幕降临,以南京博物院特色建筑为“幕布”,一场如梦似幻的灯光秀上演,拉开了中秋夜游活动的帷幕。多件可移动精品数字文物投射在特色建筑之上,古典华美,如同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为游客带来如梦似幻的体验。游客纷纷举起手机,选择角度,记录下这流光溢彩的中秋美妙一刻。

林女士和女儿特地穿着汉服赴中秋之约,“这是带着孩子第一次体验博物馆夜场,十分期待。南京博物院在预告中提到会有一些非遗体验项目,带孩子来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非遗馆,传承人集体创作展出各类中秋主题非遗手工艺作品。南京绳结非遗传承人蒋妍侠现场演绎的作品“花好月圆”,注重花结的变化和色彩的搭配,花团锦簇,寓意美好;面塑技艺传承人犹如魔术师,把各种颜色的面团放在手中不断搓揉,很快,一只可爱的小兔子的雏形就跃然指尖,引得周围小朋友一阵欢呼。南京皮影“嫦娥奔月”,光影交错间,戏曲人物闪亮登场,民间艺人巧手操纵着皮影人偶,将嫦娥奔月的经典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搭配剧情的丝竹管弦乐韵时而紧张时而悠扬,让游客置身于亦真亦幻的民俗艺术世界中……

在南京博物院小剧场、老茶馆里,还有“板桥清风·中秋雅韵”名家展演,扬剧折子戏、昆剧折子戏等轮番上演,不时引发游客的阵阵欢呼和掌声。整点上演的“古韵中秋·月舞南博”舞蹈快闪聚集观众的目光, 既有典雅婉转的昆曲表演,也有动感十足的现代舞蹈,张力十足。

沉浸式奇妙夜

这个中秋假期,不只是南京博物院,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均延时开放,请游客欢度博物馆奇妙夜。

瞻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素有“金陵第一园”的美誉。假日期间,沉浸互动戏曲园林实景戏曲演出《金陵·王府往事》照亮了夜晚的瞻园。游客作为“王府贵客”参与其中,不少年轻人穿着汉服前来体验“入戏”。

当游客跟随“王府管家”在光影中追寻一段“王府往事”,根据剧情的不断推进,亭台楼阁、曲水流觞成为故事发生的流动舞台,一步一景,一曲一戏。古乐奏响处,才子佳人翩翩起舞,踏歌而行。一场沉浸式的明代婚礼上演,究竟谁能够成为新娘,剧本没有答案,交由现场观众决定,互动感强。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观众大呼过瘾。

“演出将历史、园林与戏曲结合,融合现代科技手段,互动感强,游客可以参与并影响最后的剧情,有剧本娱乐的新鲜感。”“95后”游客广辰还提到,婚礼中设置的一些知识点,例如明代的伴郎伴娘的称呼、白头偕老的典故出处等,让参与者收获很多。

中秋假期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大梦·红楼》让游客对红楼梦的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解读。从互动观赏到数字艺术,从场景解谜到角色扮演,整个沉浸式空间中设置了多种体验模式,博物馆与梦境巧妙地融合,游客身临其境,穿梭在虚实交融的空间中。黛玉吟诗、宝钗理妆、起舞拜月、击鼓赏花……众多场景的创新演绎为游客带来层次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考验运营能力

对于游客而言,博物馆的夜晚令人向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在《博物馆之美》中写道:“博物馆的晚上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它有着不同于白天的安静和视觉上的感受。因为人们看惯了白天的博物馆常态,却很少能够看到不同于白天的晚上的博物馆景观,这种特别的体验对于公众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拾峰介绍,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延长服务时间、精品展览直达基层等具体举措,江苏正在探索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江苏路径”,切实缓解博物馆的“预约难”问题。

“南京博物院的票平时很难预约,没想到中秋节下午5时,我刷到了票。”南京市民古先生高兴地说。南京博物院此前提到,中秋假期延时开放期间于每日17时增发门票3000张。

“我白天来这里看过展,知道中秋节开放夜场的消息,就又预约了,晚上看展更安静,氛围和白天不太一样。”摄影爱好者刘先生在南京博物院“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前,认真端详每件展品。南朝的“铜弩机”制作精巧、北魏的“釉陶甲骑具装俑”威武雄壮,还有被称为古人“顶奢”的“北魏玻璃钵”令人惊叹。

走进六朝博物馆,“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前,不少游客驻足欣赏。“何为青色”“青雅如玉”“天地青翠”“只此青绿”等不同的主题展现出东方色彩美学的悠然韵味。“中秋市集”上,制作祈福香囊、香薰礼盒的体验又让游客感受了东方生活美学的雅致。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看来,博物馆夜场和日场是完全不同的场景,博物馆夜场运营要重新考量,从主题、服务、导引、文创、讲解等角度都要有所创新。

博物馆开放夜场,有助于激发公众参与文化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多样性,为博物馆带来餐饮、 夜宿、文创等消费增长点。据了解,南京多个博物馆还利用馆藏品和文化资源开展IP开发和运营试点,创造新的衍生价值,推出“金陵猫猫”“喵信快跑”等多个系列的文创产品,让游客的博物馆之旅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有博物馆业内人士也认为,夜场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工作人员延长的工作时间、延长开放带来的安全隐患、管理费用的增加等问题。张铮认为:“博物馆开放夜场,对于馆方和运营方的人力都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编辑: 田宇
审核: 谷文杰
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人民文旅融媒体平台

+1

-1